1) 选择符合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特点的ERP软件。
ERP系统建设比较常见的两种方式:选择ERP软件产品和定制化开发。
对于既有的ERP软件产品(或行业解决方案),一般都会融合了相关行业特点,并将成功案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固化到ERP软件实现中去(即通过表单、流程、报表、算法、模型等要素展现出行业通用或标杆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如果企业与成功案例企业的管理模式相雷同,或者愿意将ERP成功案例作为标杆,并下决心改变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那么选择既有ERP软件产品实施成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然而,事实上当前行业细分明显,例如,同是零售行业,但超市、百货商场、便利店均具有各自的细分行业特点。甚至同是面向消费者的服装行业,其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企业采用模仿、快速的经营模式;而有的企业注重自主设计。这时企业很难选择到方方面面都符合的ERP软件产品。定制化开发,直接建立具有自主管理特点的ERP系统成为企业的选择。
不论选择哪种方式进行ERP系统建设,都需要经历将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特点融入ERP软件系统的过程,便于更有效地实现“管理思想”落地。
(2) 面向中高层的ERP理论培训,明确 ERP项目本质上是一个管理项目,ERP系统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工具。
目前,尽管企业的中高层领导意识到ERP系统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是对于ERP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不清楚。经常把ERP系统当成像计算机、网络一样的技术工具,把ERP项目当成是IT项目。同时,也很自然的认为ERP项目是“信息部”的事情,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些想法都制约了企业ERP系统的顺利、有效实施。
经过对企业中高层的ERP理论培训,让中高层领导认识到ERP项目本质上是一个管理项目,是辅助管理者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必要工具和手段。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来自于企业中高层领导。如果没有企业中高层领导的深度参与,ERP系统中的“管理思想”将成为无源之水,就更谈不上借助ERP系统实现“管理思想”落地了。
(3) 明确中高层领导管理目标,但同时提倡适度管理,避免管理目标与业务实际相脱节。
面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中高层领导针对自身的职责管辖范围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并希望ERP系统能全面给予支持。但实际上这些管理思想的落实除了ERP系统的支持以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业务实际能否对应地给予支撑。例如,某电动自行车企业希望能够依托成品车的唯一标识码,实现对每一辆成车的全程跟踪。即反映出某成车什么时候下线,又什么时候入库,什么时候发货,什么时候零售,什么时候维修的。上述目标,从ERP系统实现的角度并不难。而保证达成管理目标的关键是对每一业务关键节点实现准确的信息录入。换句话说,如果实际业务做不到,那么即便有了ERP系统的支持也无法真正达成管理目标。因而,尽管有了管理目标,还要分析企业实际情况,避免管理目标与业务实际相脱节而无法实现管理思想落地。
(4) 将管理目标分解为系统的功能目标,进行功能模块的配置或开发。
在蓝图设计阶段经过全方位需求调研,综合分析企业管理目标,先将管理目标分解为业务目标,然后再进一步落实为系统功能目标,最后实现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配置或开发。经过层层分解与落实,将有力于企业管理目标真正在ERP系统中的有效落实。
(5) 结合管理目标,进行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并保证业务流程优化结果得到各部门高层领导的确认。
除了,ERP系统的“功能”落实以外,还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与设计。功能就好像项链中的珠子,而业务流程就是穿起珠子的链条,只有将散落的珠子合理、有序地用链条穿起,才真正成为光彩夺目的项链。
业务流程优化设计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与基层和中层深入沟通,切实了解企业运作的真实情况和管理难点,并结合企业管理目标,去除掉无效不产生价值的环节。重新设计的业务流程必须得到各部门中、高层领导的认可才能在实施中真正落实。
(6) 由各部门高层领导指派关键用户,作为其管理目标和业务流程落实的执行者。
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各高层领导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全程参与。为保证实施质量,以及ERP系统中高层领导管理思想的有效落实,应该指派部门的业务骨干作为关键用户。关键用户作为其管理思想落实的代言人,需要全程参与项目并定期向领导汇报项目的实施状况,保证高层领导对ERP项目情况的清晰了解,必要时还要向领导争取资源和寻求帮助。关键用户担当部门管理目标和业务流程落实的执行者,是保证ERP管理思想落地的“关键因素”。 ..上海企业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软件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