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老板经常遇到推销ERP的业务人员,面对业务人员的介绍,老板们不禁疑问:“ERP有那么神奇吗?”一个软件能够给企业带来如下好处:库存下降30%~50%;延期交货减少80%;采购提前期缩短50%;停工待料减少60%;制造成本降低12%;生产能力提高10%~15%,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减少10%。
企业导入ERP的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管理咨询公司的顾问说:“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建议一定要慎重;各个ERP品牌业务员之间相互指责,有的说“他们的ERP主要是财务”;有的说“他们的ERP只适合电子行业”;至此,没有接触过ERP的企业中、高层迷茫了,“我们企业应该怎么办呢?”
在现实工作中,尤其是在加工型企业工作的人们,总会经常遇到ERP这个名词,正如以上几个场景所描述的那样,找工作的时候经常要求有ERP操作经验,同事之间也经常会提起,职业经理人也经常受到ERP管理思想的熏陶,企业老板也经常会接到推销ERP的电话……
这不禁让人们产生一个疑问:“ERP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很多人是把这样的疑问埋在了心里,过一天是一天,还有一些积极上进的人希望跟上时代节奏,想了解ERP到底是什么,通过各种途径来掌握,如上网搜索、买相关书籍、报培训班等,然后这些行动基本上最终都是以学者碰壁告终,原因正如下面的几幅漫画所描述的那样。
ERP到底是什么
学习的方法: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再把简单问题深入细化
ERP是一个渐渐取代人的智能化办公管理平台,这种平台还应该按照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设计,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ERP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客观、公正、透明的平台。以下从软件层、管理层、绩效考核层、企业文化层四个层面分别来概述一下ERP。
1.软件层
ERP是一个管理软件,它把企业的各种单据录入界面设计在软件里,方便员工快捷、准确地录入单据;它还设计好了许多报表,能够自动快捷地汇总出所需要的报表,便于员工快捷查询所需数据;另外,它还能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控制参数对软件的操作做一些管控限制。
说得再简单点,就是把人们多年的企业管理智慧总结出来,然后借助计算机、编程工具,用软件程序把企业管理流程、职责固化下来。
Excel也是一个企业管理软件,它也能够做便捷的汇总查询。但Excel只是一个材料,还需要人们在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加工,加工后才是所需要的管理软件。
而ERP不仅仅是一个软件,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多年管理智慧的结晶,它是已经将管理经验融会到软件中的一个成品。
企业管理涉及的范畴、环节比较多,如采购环节、销售环节、生产计划环节、仓库收发环节、品质控制环节、财务控制环节等。这个范畴可以按流程环节划分,也可以按照部门职责划分。因为不同环节或者不同部门的职责权限是不同的,为了保证数据权限的保密控制,所以ERP软件一般都是按照这些环节或者部门职责设计出来的,这些不同的环节在ERP软件中就被称作“功能模块”。但事实上在应用的时候并不是按照模块来授权,一般是按照各岗位员工所需要操作的单据、报表来授权,“模块”划分只是软件商家为了更好地设计软件而做的区分,不同的模块、不同的用户数量性能都不一样,最后按照企业所需要的模块数及用户数设计出一个总的系统。
站在软件层的角度,ERP就是便于人们快捷地录入单据、查询报表。许多企业用了ERP后,往往也只是用到了软件层这个级别,但是流程管控上做得比较简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管理层
ERP不仅是软件,更是一个管理体系,它的功能主要就是管控企业的流程作业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与控制。针对每一个企业,首先都需要针对企业的情况(行业、规模)把内部作业流程定好,然后按照流程设定好部门及职责。ERP管理体系的应用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流程及职责来做规划调整。
在目前已经应用ERP系统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只是把仓库、销售、采购环节的流程控制应用了起来,但是针对加工型企业,更重要的是生产管控环节,这个环节的管控才是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的环节。例如,生产任务的信息沟通共享可以保证一些生产细节要求不会被遗忘;严格限额领料可以直接控制材料成本;严格执行限额生产入库,可以控制好产品库存;品质控制环节可以让质检人员工作有方向,做到事先计划、事中控制,而非只是事后的统计数据等。
流程控制一般都是在应用ERP系统之初就规划好了的,但是在后续使用的时间里,还需要渐渐地完善管理环节。因为许多环节在起初是考虑不到的,或者是条件不具备,只能靠实践来慢慢完善调整,一点一点地改变员工以往的作业习惯。
注意:流程控制并不是说所有的流程都要借助软件工具来控制,这是对ERP理解的最大误区,也很容易导致企业管理变革的失败。如刚才提到的品质控制环节,完全可以不借助软件,就是规定品质部门相关的管理流程、职责、制度和工作方法,并且想出一个考核措施就行了。如果刚开始就把品质控制流程用系统来控制,那么企业往往会因为管理变革的力度太大,员工工作不习惯,最终因为自己给自己制定的约束制度太多而绊倒了自己。
管理是管理思想方法的引导、管理者的执行、管理工具的支撑、员工(管理对象)配合的结果,管理工具并不是管理的全部,也不要把管理完全寄托于管理工具(软件)。
3.绩效层
许多企业管理流程上把控好了,但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却难以调动,那就是因为企业缺少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可以让员工更好地按照流程、职责进行作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许多企业也都想做绩效考核,也知道绩效的意义,但是一方面是缺少方法,另一方面是缺少数据。绩效考核要做到公开、透明、依据数据说话。缺少准确的统计数据,绩效考核的结果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如果ERP管理体系在管理层面上(流程、职责)已经运作起来了,那么考核所需要的绝大多数数据就是来自于员工平时的作业流程,只要流程在系统中运作起来了,考核所需要的数据就能够自动汇总了,而且这个数据汇总授权给相关公众,他们可以随时进去查看自己以及大家的考核数据汇总,并可以查看数据明细。以往是因为缺少信息管理系统,靠人工去统计数据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所以企业往往难以推行。
4.文化层
企业有了相应完善的绩效考核措施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混日子的员工将难以生存,企业整体将会呈现出良好的氛围。员工的血液从冷血状态被提升为半热状态。但是他们还缺少目标,缺少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工作上不会呈现主动性,完全是因为绩效考核而半主动、半被动。如何让员工们像老板一样有目标、有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
对于管理层,只需要直接学ERP软件操作就行了,因为市面上常见的ERP系统就是人们管理智慧的结晶,只要企业按照软件的流程作业了,那么企业自然就是高效率的管理模式了。(当然,软件的实际应用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对于绩效层,常见的ERP系统里往往没有做好现成的绩效管理方式以及报表,需要读者购买相关绩效考核的书来学习,然后把学习到的成果应用到ERP中去,在现有的ERP软件基础上,设定绩效运行方式,重新设计开发相关绩效报表及相应软件。
对于文化层,在ERP系统中就更难以看到其影子了,也需要读者购买相关书籍学习。ERP系统的推行只能说是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希望各位朋友能够提供一些绩效、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尽量把一些绩效、文化方面的方法融会到软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