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引进ERP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
1、企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ERP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这句话辩证、形象地表达了应用ERP的条件和目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行为的产生往往受到"需求驱动"的影响,企业的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需要增强竞争的实力,才会有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愿望和可能。换句话说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上ERP的前提条件和经济基础。实施ERP花钱少则十几万、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没有一定经济实力谈何容易?不可以设想一个既无市场又负债累累、岌岌可危的企业能靠ERP起死回生(除非政府行为的特殊个案)?恰恰相反,只有依靠改革以创新的思路去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效益,才是这类企业解决困境的症结。 2、企业富有创新、改革、开拓、进取的氛围。 ERP是从当代企业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升华出来的先进管理思想、科学应用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结晶,是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机制的一次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 ERP最早在欧美形成,它的内涵符合欧美企业文化的特点,且一路从制造业发展而来。到了我国有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企业文化特点和不同应用领域的问题。即在企业管理上存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引进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将随之产生大量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这类非技术性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对应用ERP有很大的制约性。确切的讲应用ERP是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的实践过程,是企业管理领域破除陈规陋习,建立新机制的一场内涵丰富的改革。以往有的文章讲"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这种形而上学片面的畏难观点太狭隘了,不利于ERP的推广和应用。因此企业首先需要统一的思想、一致的步调、和谐的配合,任何"悲观情绪"、"盲目乐观"、"本位主义"、"团体利益"、"权力割据"以及"花架子"的形象工程等等都是开发应用ERP的思想障碍和不利因素,应当积极主动的排除。中国企业尤其应当注重企业精神和员工素质的培育,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氛围,为应用ERP夯实坚实的思想基础。 3、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坚实。 企业应用ERP的本质核心是管理。从许多ERP失败的案例中都可以得出一个有共性的结论:失败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并不是ERP技术的原因,更不是该不该上ERP的问题,而是由于企业的管理工作粗放、业务流程不合理、底层数据紊乱等等企业基础工作薄弱及不规范造成的,"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同样是垃圾,且是更大的浪费"这个简单的逻辑同样适用于ERP应用。再则企业在开发应用中仅仅单纯依赖软件商实施,缺乏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后期又没有采取必要的改革配套措施。"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失调"ERP应用能取得成功吗?因此要取得ERP实施的成功实现预期的目标,企业的自身内在因素即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规范与坚实程度是关键,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企业有一支懂专业、善管理、能吃苦耐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队伍。 科学技术的应用同其他业务一样最终是靠人的工作去完成的,所不同的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的人才力量,透彻地讲是靠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艰辛的努力工作完成的。曾记得,在上世纪1985-1995年十年间我国计算机MIS应用的发展时期,各个行业、众多企业为解决管理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发出大量实用的应用软件,把计算机应用和企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各企业中那批计算机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往无前地共同努力。他们扎根于企业,熟知管理,理论结合实践,抱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必胜信念,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一个个难关,这就是当时计算机应用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今开发环境变了,无需我们再去一句一句的写程序,但IT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有多少新知识新设备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掌握,企业管理的解决方案又有多少靠我们去设计去选择?一个对信息产品、信息技术和应用软件行情知之甚少的企业将如何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IT市场呢?何况在ERP(伟创软件)的应用全过程中又有许多管理和技术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因此,企业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只有具备一支懂专业、善管理、能吃苦耐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队伍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支力量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宝贵的人力财富,也是企业成功应用ERP的根本保证。 强调实施ERP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不是说非要等待条件完全具备才能上ERP,而是指出实施ERP必须有相对的良好环境条件以及创造这些条件的方向和尺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