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化分为四个部分:计划管理、应用管理、信息资料管理和维修管理,作为现代医疗机构,更需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设备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化。
1、医疗设备计划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是设备科,是一台设备从论证、购置、应用到维修全过程的轴心。因此,医疗设备计划管理首先是要健全设备科的建设,应用合理的人员配置及精干的人才队伍,实行优化组合,定人定岗。作为技术管理科室,设备科负责制定全院的设备配置计划。医疗设备的计划管理,作为医疗设备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关系到管理质量核心内容,因而是一个关键性步骤。
2、医疗设备技术管理
提高现有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起设备科、各科护士长、各保管小组或个人三级完整的管理网。设备科管理人员负责协调组织,各科护士长或财产保管人员负责本科设备仪器的保管和使用,做到层层负责,包干到人。
除了合理使用外,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要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建立并严格执行三级保养制度,特别是大型的高精尖设备,通常需与厂商签订维修协议,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建立保养检查记录卡,详细记录每次保养的项目如保养周期、保养者姓名及检查人员的检查结果等。
3、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使档案管理规范化,首先不但要保存好已有的设备资料,还应广泛收集有关医疗设备发展现状、产品动态,设立并拓展自己的信息渠道,这样才能使我们在跟踪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中不会因信息落伍而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并建立检索目录,存入固定档案,以便日后查阅,为计划引进设备提供依据。
其次是为每一项设备建立完整的档案,要从设备论证到开箱验收的整个过程中收集齐全技术资料。设备到院后,档案管理及维修人员应现场严格填写开箱验收报告、设备使用记录本及所有卡片。然后将这些资料,连同订货卡片、合同书、使用说明书、维修说明卡、技术图纸、产品合格证、保修单、配件表及其它有关资料,一并登记建档,并根据设备分类情况,建立相应的编码检索。
4、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医院能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设备的长期使用其性能将逐渐降低、故障频繁出现甚至功能丧失,这将造成医疗工作停顿,影响平均住院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因而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就成为设备管理的中心环节。
在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工程中,要注意预防为主,保修并重,做好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和有计划的检修工作。维修人员要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要及时向维修人员反馈仪器状态信息。
另外,现在许多大医院都在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但大多用于处方药品及日常临床工作的管理,应将设备管理纳入这个网络,使分散在各科的设备能通过这个网络联系起来,可更准确及时地掌握每个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这个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更趋于科学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