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百姓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需要为病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服务,所以,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传递流程的简化,医疗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实现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信息化医院,才能支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大力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和运行效率。
医院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快捷全面地传递病人信息,为医生诊断和医院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医院信息数据仓库,提供最大限度的医疗信息共享,因此全方位的医疗服务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全面结合,这也就是医院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是关乎生命的地方,因此,医疗行业的信息化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阶段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第二阶段,是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第三阶段,是建设区域卫生信息系统阶段。
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在经历短短几年的发展之后,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近两三年来已经逐渐开始了向第二阶段医院临床信息化建设进行过渡,并且有一些医院已经在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和探索中间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目前临床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并不能让人有太多的乐观。 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IS)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相对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而言的,指以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展现、处理为中心,为临床医护人员和医技科室的医疗工作服务的信息系统。
目前我国处于以财务为核心的医院管理流程的计算机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化(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过渡的关键时刻。临床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如何使医疗信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和整合,进而实现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今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再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如何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从而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有效分享和使用临床和管理信息,是我们一个重要课题。
国际和国内的医疗信息行业专家一致认为,如果不能实现临床管理的信息化,就不能算是真正地实现了医疗的信息化。那么,我国目前临床管理信息化到底是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使得临床医疗信息化难以深入地进行呢? 第一,是资金上的困难。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CIS系统,需要至少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投资,而这些投资的绝大部分需要医院自己筹集,因为目前国家的拨款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所以医院的信息化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大多数医院采取了边积累边建设的方式。有些医院由于受到赢利的压力,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可以马上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如CT机、麻醉机等,而不愿意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投入巨资。 第二,是人才的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得以迅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过程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更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好不容易引进了这方面的复合人才,可由于体制的原因,这样的人才在职称评定及职位升迁方面却不能享受优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于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 第三,由于医疗行业太过专业,而且业务流程十分繁琐,医疗信息化本身的复杂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业所能比拟。到医院看一次病,从挂号、就诊、化验、做CT到交费、拿药,少说也需要十几个流程,要住院所需要的流程就更多了;另一方面,治疗不是一次性买卖,有的病人一住院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每天都要吃药打针,这就产生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药品的信息、化验信息、X光图像的信息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病人都在产生着海量的信息。除了每个人在产生着海量信息外,医疗行业还是惟一需要面对13亿人口的行业,有的人可以不去银行存款、可以不坐火车,但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生病。这些都导致医疗信息化复杂程度的提高。
第四,是医疗信息化产品的问题。现有的HIS产品性能很难使用户满意,系统响应速度慢,用户使用常常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等待;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存在问题,死锁和宕机现象时有发生;系统占用的数据库空间膨胀过快且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产品功能需要增加、扩充和提高,特别是涉及到临床信息管理功能;产品应用软件缺乏标准化,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用户需求和设计变动太多,程序修改要求频繁,而又不易修改;产品维护和技术支持的工作量过大, 企业疲于应付,又使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产品雷同,竞争激烈, 又几乎是同水平、甚至低水平重复。
这些情况都影响着医疗信息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应用的主要产品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ICU监护系统、健康查体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虽然我国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已经实施了相应的HIS系统,但是由于地域上的距离和网络发展的不平衡性,各个医疗机构、甚至一个医院内部的分院、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网络之间缺少互联互通,各网络的信息系统不能共享,造成网络的割裂和医疗信息孤岛。
由于目前这些应用系统大多是不同的软件厂商或者医院内部工作组研制,各自相对独立运行,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每个产品有各自的应用目标和专门的信息格式,例如住院处(HIS)和检验科(LIS)之间的计算机系统是互不相干的两个计算机应用系统。如果要连接起来互相通信,一般的做法是通过接口的方式实现,但是由于不同系统之间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差异,导致数据标准不同,需要牺牲一些差异数据,所以,往往并不能做到完全的信息共享。
从技术角度来看医院各个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是解决信息孤岛的基本途径,它可以分为四个层面:首先是数据层面的集成,共享或者合并来自于两个或更多应用的数据,具体包括数据共享,数据转化,数据迁移及数据复制等,这是实现信息共享最基本的需求,但仍涉及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冗余以及完整性的保持等诸多难题。而后是应用系统集成,使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能够相互调用信息;然后是用户界面集成(界面重组),它将各个信息系统采集信息的信息使用一个相对统一的界面来替换,方便与用户的交互。一般情况下,各个应用程序终端窗口的功能可以一对一地映射到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图形用户界面,面向用户形成一个新的统一的表示层。最后是业务流程整合――优化原有的业务流程,并通过流程把所有应用、数据管理起来,使之贯穿众多应用系统、数据、用户和合作伙伴,这是最理想的层次。目前,国内的应用集成更多地处于数据层面的集成。 第五,是售后服务的问题。由于医疗信息化产品是一个维护性和发展性很强的系统,大多数医院并不具备足够的维护和升级发展能力,而软件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应用特性,所以,软件产品价值的一半以上都取决与售后服务质量。
售后服务质量和软件应用程度、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息息相关。从国内软件业的发展来看,目前软件行业的盈利重心已经逐步由一次性交易金额向长期维护服务金额让渡。选择一个合适的系统供应商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成败的关键。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现阶段已建成HIS的医院中,真正被有效利用的仅为60%左右,其余的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是形同虚设。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些医院的系统提供商缺乏医疗信息化项目实施和管理的经验,售后服务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医疗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那么如何使我国医疗信息化健康稳步的发展呢? 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从宏观上来看,需要进一步加快医院信息化的种种规范和标准建设。 在医疗信息化标准建设问题上,我们要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原则是尽量与国际标准接轨(如ICD-10、HL7、DICOM、ICPM、SNOMED等); 第二:积极推动现代化医院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改进; 第三:推动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 第四:开展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工作。因为数字化医院不仅技术含量高、情况复杂,还会对医院的管理理念、人才培育以及技术合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五: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