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指的是应用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加强企业运作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涉及范围看,企业信息化应该有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实现企业工作流信息化,包括信息的采集、文文件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其次是生产制造业务的信息化,主要是就制造行业而言,如我国从80年代兴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以及后来的产品数据管理等;第三企业商务流程的信息化即企业交易业务本身的信息化,包括销售、采购、库存调研等的业务流程,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和电子商务(EC)都是为此提出的解决方案;第四是实现企业运作管理的信息化,使整个企业都成为一个完整流畅的管理应用控制系统。
EIP系统就是构建这一系统的基础,勿容置疑目前多数中国企业属于信息化程度低、全球化程度差的现状,对WTO的准备还不够,企业信息化基础极为薄弱,很容易受到周边竞争环境变化的冲击,而要真正达到兼顾全球化和信息化两种策略的企业目标,恐怕不仅仅停留在“企业信息化是全球化竞争的通行证”,更重要的是要走出长期禁锢我们思维的误区----我们还不需要这么先进的管理软件。其实迎面袭来的串串外来词如MRP、ERP、CRM、SCM、NC、EIP等等,包括许多我们不曾听闻的新名词,但这些确已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甚至已经渗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只是我们仍用自己的思维给出自己的管理逻辑来引导自己的步伐,并不曾做些深入地思考。
信息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而且能使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更加敏感,从另一角度看,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后还能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并保证双方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实现信息化与没有实现信息化的企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首先没有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制定决策是基于推测和估计,而信息化的企业是基于全面了解、精确掌握;其次信息化企业在IT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相当精确和有效的配置,这是传统的企业无法做到的;第三信息化企业在经营措施出现失误前可以及时察觉问题所在尽快纠正,而落后的企业则要滞后市场反应相当的时间才能有所察觉。
构建企业信息化的基石是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 概括地说企业管理业务活动软件化的实现都属于管理软件的范畴,只是在不同类型的企业的不同业务层面上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以制造业为例,最早倡导的MRP(物料资源计划)关注的业务重点是制造物料的库存订货问题,MRP2(制造资源计划)所关注的是如何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问题,ERP(企业资源计划)所关注的是适应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供需链集成问题,最近Gartner公司提出的ERP2所关注的是企业内外的协同商务问题。由于现在的ERP关注的管理领域越来越广泛,在行业适应性和管理功能扩展性上已远远超出最基本的概念界定,从某种意义上说ERP已成了先进管理模式的代名词。而EIP集ERP、CRM、OA、HR为一体的管理系统,也运应而生。
企业对于先进管理软件的需求与其所处的环境有极强的一致性,必须适应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最大的变化是Internet的应用普及和相关通讯技术的支持,Internet的本质特征是信息交互的速度加快,Internet的普及应用以及通讯手段的便捷化多样化,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手段丰富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企业自身的边界在无形中被扩展了,也扩展了经济组织的信息管道,改变了信息交互的速度和范围。
管理软件表现的第一大战略是,适应网络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需要,实现分散和集中管理的协同。现实地说企业管理软件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陌生,或许我们的竞争对手早已在构建自己的信息大厦,在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努力,只是我们没有强烈地感受这一切,没有深层次地去思考,而找出各种理由开脱自己。我想无论什么样的理由都无法阻挡社会的进步,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让用户去说话,我们不怕竞争,我们不怕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