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滴滴专车,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一次乘车出行,习惯性打开APP,看到下面的选项中增加了两项:“快车”和“顺风车”的服务,通过比价看到“快车”比“专车”要优惠很多。之前是有过乘坐“专车”的体验的,服务非常好。由于出行是基础需求,所以选择了更为便宜的“快车”,同时基于性价比的考虑,对“专车”的服务并没有太多期望。 第一次的搭乘感受非常出人意料。接待的司机热情洋溢,甚至让人感觉有点喜出望外,车辆干净整洁,气味清新,一看就知道是私家车。上车后年轻司机似乎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抓紧时间攀谈。从询问各自的职业背景,到各种感兴趣的话题(当然也包括股市^_^)。司机告诉我,他干“快车”是利用上下班空当,降低城市交通成本的同时,还希望能够获取到更多有意思的信息。 之后,通过很多次的乘坐体验后,从交流中逐渐了解了一些“快车”的运作模式。“快车”从业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新加入业务的“兼职司机”,车辆为私家车,这部分人群大多为年轻白领,观念比较开放自由,素质较高,车辆也更为干净整洁。一种是原来拉黑活儿的“黑车司机”,车辆也为专用车,虽然没有私家车那么气味芬芳,但至少干净整洁还是可以的,车辆档次较低。由此也产生一个新的名词“黑车转正” 之所以要谈“黑车转正”,主要是受感于“黑车司机”在服务质量上的巨大反差。城市中受“打车难”困扰的人群,难免会有搭乘黑车的经历,之前对“黑车司机”的印象非常不好,基本上可以用几个词语形容:“黑”,“阴险”,“市侩”。通常黑车要比出租车要价高很多(要价黑**!),原因是他们通常只能空车返程。由于是“议价”,所以经常会听到黑车司机不靠谱的要价,并且为了说明要价的合理,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架势。都说出租车挑活儿拒载,其实黑车同样如此,一旦发现活儿不好,立即爱搭不理,此为“市侩”。 从服务流程上看,基本分为3步。一、拉客环节,虚假的热情洋溢。二、销售环节,阴险的讨价还价。三、服务环节,冷漠的完成交易。反过来讲,即便乘客遇到一个老实诚恳的司机,提防戒备的心理也非常严重。(声明:只谈论现象和感受,并非有所针对……) 而今的“转正司机”,没有了“拉客”和“议价”环节,流露的更多的是对顾客的关心,和朴实的热情。通过多次乘坐,明显的能感觉到他们身上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很自然的让我联想起了这句歌词,当然主旨不是为了抨击什么,而是形容这个群体身上散发出的转变,感觉很贴切。 这一切转变是如此的轻易和自然,作为一个从事多年零售管理工作的从业者,不禁联想到现在的零售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