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并不是从天而降的事物,而是与整个医院行业发展趋势十分合拍。《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这些内容,“翻译”成“互联网+”的语言,就是远程医疗、虚拟医院、掌上医院等全新的业务模式,以及网上挂号、微信挂号、互联网医院等将传统医院服务延伸到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一些医院和行业参与者,已经开始针对传统医疗行业的“痛点”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 在互联网+的模式下,传统医院势必将面临大的变革。在今年“两会”上,分级诊疗体系、医生多点执业、社会办医等话题,屡屡拨动着医院的“神经”。 而对于医院内部来说,各种新的服务形式都意味着对IT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由于互联网+是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的技术应用来加以实现的,传统的IT架构很难满足这些新事物的要求,对于医院来说同样如此。传统IT模式下,医院的各种业务应用往往依靠个性化的IT基础架构来支撑,面对接憧而来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挑战,医院的IT基础架构也需要“进步”。 要真正实现“大医智成”,需要一个能够随需而变、动态平衡的基础架构,来更有效的支撑医院的智慧应用,实现高水平的智能化医疗。借助这种面向应用、随需而变,支持软件定义的虚拟融合架构,大互联、云计算、大安全的医院IT环境,全面构建智慧医疗平台。 对于未来医院来说,无论是传统的查房、检验、安保等应用,还是导医、定位、信息推送、数据分析等新应用,都离不开无处不在的网络甚至物联网来进行数据共享,这也是实现互联网+的最基础之一。 要拥抱互联网+,实现从“管理型”医院到“服务型”医院的转变,从管理思路上从“以财务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对于医院和厂商来说,都是新鲜事物。但从IT技术而言,只要认清方向,选择正确的手段,医院的潜力很快就能得到释放,传统的医疗服务将绽放出更多价值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