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句话,引起了一些共鸣。以某企业的物料入库流程说明一下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软件时得到的启示和经验。 某企业物料的入库流程如下:下采购订单—>物料到达—>实物入库—>物料入账—>财务入账。这个工作流每步操作产生的结果如下:实物入库增加仓库中物料数量—>物料入账增加物料管理系统中物料的数量和金额—>财务入账增加财务系统中数量和金额。目前的操作是,仓库管理员只负责物料的实物入库,实物入库后就可以领用;统计员在物料管理系统中入账(需要管理物料数量和金额),财务在财务系统中入账。现在客户想增加物料入库前质检,只有质检合格的物料才可以入库。
这个工作流程在企业应用的ERP管理系统中操作如下:下采购订单—>物料到达—>实物入库—>过账收货清单—>质量检测—>过账入库单—>过账**。这个工作流每步产生的结果如下:实物入库增加仓库物料数量—>过账收货清单生成入库单并产生未检测的质检单—>质量检测后生成质量合格或不合格的质检单—>过账入库单后增加系统物料数量和金额(此金额为物料的暂估价值)—>过账**后生成正式凭证并更正过账入库单时的物料价值。
我们看一看某企业在应用ERP管理系统后工作流程和内容发生的变化:
流程节点:物料入库流程由5步变成了7步,ERP企业管理系统增加了2步,分别是过账收货清单、质量检测。过账收货清单后系统自动生成物料质检单,只有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此流程把入库前物料质检固化了下来。 岗位工作内容:仓库管理员工作内容增加了,以前仓库管理员只负责实物入库,现在即要负责物料实物入库,也要过账收货清单。这时候矛盾就来了,仓库管理员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所以他们不想做,干脆把过账收货清单交给统计员来做。统计员有时在系统中做了相关调整,没有告知下一节点操作人员,结果数据出现问题,下一节点操作人员找不到正确的对应的单据,要求统计员把相关单据号抄写到送交财务的单据上,在系统中做任何非正规操作时都要告知下一节点操作人员;财务岗位以前需要手工录入凭证,现在只需要过账**即可,不再手工录入凭证,减轻了工作量,同时出现了错误不能再直接更改凭证,而是更改相关业务操作。
财务业务一体化和数据共享:以前某企业是在两个系统操作,一个是物料管理系统,一个是财务系统。现在业务、财务全部在一个系统操作,数据是一个数据源,提高了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财务也不必再向物料管理部门索要数据,数据在系统是共享的。
本案例启示和经验:应用ERP管理系统后为什么 流程节点不减反而多了?因为流程节点增加是为了管理需要和规范业务流程;应用ERP并不是每个岗位都能减少工作量,有时为了优化和规范业务流程会增加相关岗位的工作量;系统是固化业务流程的很好的工具;规范流程中每个节点岗位操作规范,把新的变化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岗位职责执行;规范每个节点的衔接工作;改变原有操作和思维习惯,适应新的方式方法。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却是企业革新工作的开始和冰山一角。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有自己的运营方式和行为习惯。每个ERP软件也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工作流程、固有逻辑、界面风格。企业想通过ERP应用来提升企业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支持管理决策、推动企业革新。ERP软件本身固有的东西很难改变。当二者相遇,必然会产生大大小小的火花。
企业在应用ERP管理系统时,切忌新瓶装旧酒或新瓶完全装新酒,最后成功的产品必然是企业原先的先进的理念和操作方式与软件先进的理念和操作方式的完美结合。说ERP系统是一种工具也好,是一种管理理念的体现也罢,ERP软件本身的存在就说明它有好的合理的东西在里面,这就需要企业在应用ERP软件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能从应用ERP管理系统中得到什么启示和经验,从而改进我们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