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加特纳提出了ERP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它经过库存订货点法阶段、基本的MRP阶段、闭环MRP阶段、MRP-II阶段发展而成,是一个集管理思想、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为一体的整体概念。在管理思想上,ERP打通了企业信息“墙壁”,充分调配平衡各方资源,将供应商、企业本身、分销网络和客户等供应链上的各实体进行共享协作,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充分发挥能力,从而取得更好地经济效益。在软件开发上,ERP管理系统综合应用了B/S或C/S体系、大型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语言、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成果,是面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软件产品。在系统集成上,ERP整合了企业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基础数据、计算机软硬件等资源,是一个为企业决策者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的系统平台。因此,ERP管理系统是运用供应链协作共赢的管理思想、基于整合的信息技术而建立的为企业提高效益、提升效率、提供决策的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离散制造业ERP管理系统实施建议
针对上述提及的离散制造业ERP管理系统实施难点,为更好地开展离散制造业ERP系统实施工作,本文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1)成立数据准备小组。数据准备是系统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应当投入足够的资源来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提高整个ERP项目的质量与效率。企业应抽调人员成立数据准备小组,完成制定管理制度和惩罚措施、建立数据准备、评审与反馈的工作流程等工作,并在ERP项目实施顾问的指导下管理数据准备工作。ERP管理系统项目对企业方和实施方而言都有时间节点的要求,因此在项目初期就应该确定数据准备范围。优先考虑典型产品,由点及面、深化普及、逐步推广,坚决避免贪大求全现象而给ERP管理系统项目带来过多的工作量,造成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不利影响。同时,实施方须结合多年积累的经验与企业的具体产品,定期给企业方培训与指导,及时了解系统开发需求;而企业方须严格把控数据准备的评审环节,对于数据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实施方以便寻找最佳解决办法,并将数据准备工作中遇到的各项经验和教训进行整理成《数据准备说明书》,在不断提高数据准备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为企业积累知识。
(2)合理制定计划,保障计划可执行性。为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实施方与项目方都应树立“计划先行”的观念:在周期性的计划制定前,应先总结上期工作进度,分析拖期工作原因,并在下一个周期予以规避,而后双方结合各项工作的实际进度制定计划。同时,为保证计划的可执行性,切勿将目标定的过高或过低,要充分考虑各项工作之间的串并联关系,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3)加强人员培养。ERP管理系统项目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企业信息化,更重要的是借助信息化契机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在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同时为企业培养一批既懂信息化又懂管理的员工。实施过程中,企业方不能事事都依靠实施方,诸多内部管理问题需要靠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最终找到问题解决办法;而实施顾问应更多地要去引导客户主动发现和培养客户独立思考的能力,减少其对实施方的依赖性。只有企业内部的员工主动地为企业培育这样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氛围,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有质的突破。
国内离散制造业企业管理者常说 “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其原因除了ERP项目本身具有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外,也与实施理念、实施方案的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有重要关系。ERP管理系统项目难,真正难在变革的推动、高质量数据的准备和企业人员的培养。总体而言,企业要成功实施ERP管理系统,规范的管理业务和管理制度是根本,高质量的数据是核心,资深的团队是保障,成熟的软件是手段,有效的沟通是法宝。当然,在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实施ERP等信息化项目来提高企业竞争力,还有赖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持之以恒的实践及理论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