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经解决了优化排程问题,那么对 APS 来说有什么技术瓶颈呢? APS 第一个最大的技术瓶颈就是它的运算时间问题。因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相当于临时改变了排产的初始条件,需要 APS 进行动态处理。 APS 系统能按照旧的条件制定计划也肯定能按照新的条件制定新计划。但是,它的计算时间是不是能赶上变化的时间,这是一个关键。如果 APS 按照新条件重排计划的时间是 10 分钟,它大概只能处理 30 分钟以上的临时变动,而无法处理 30 分钟以下的临时变动。动态处理对计算时间的要求引发算法的不断优化,以及发展并行计算技术,这也是国外 APS 系统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APS 的第二个技术瓶颈就是如何不断提升次优解的优化程度。如果不能得到最优解,那么需要找到一个尽可能接近最优的次优解。不同 APS 软件的算法不同,次优解的优化程度也不同,直接体现了其核心技术的水平高低。所以拿不同 APS 软件对相同问题进行处理,对比他们解答的优化程度和计算时间,很容易比出高下。不断接近最优,这将是 APS 类软件始终不变的追求。 ERP系统 与 APS 的结合是 ERP系统 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与当前简单的 BOM - MRP 运算和进销存财务功能相比, APS 占据了 ERP系统 的核心功能,有极深的技术含量,更是未来 SCM 系统的基础功能。拥有这种核心技术的 ERP系统 公司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极大优势。目前国外企业早已经是磨刀霍霍,未来数年内,美国、德国、日本、台湾软件公司开发的结合了 APS 核心功能的 ERP系统 软件就有可能以低廉价格进入国内市场,那时国内 ERP系统 软件公司将难有还手之力。 由于生产排程技术瓶颈的存在,中国 ERP系统 软件行业已经远远落后,除了少数几家专业开发 APS 系统的公司以外,绝大多数企业目前仍然停留在对 BOM 的低层次的完善和对进销存财务模块低水平重复开发上。由于一直拿不出足够的技术储备向瓶颈发起冲击,因此不重视基础技术储备的工作,甚至对目前状况视而不见;由于不重视基础技术的储备,所以更加无法解决瓶颈问题。目前这个恶性循环还在继续之中。从用友向台湾汉康大价钱买技术的挫折,以及神州数码引入鼎新生产模块的尴尬合作,国内 ERP系统 企业对此的无奈状态可见一斑。
|